目的 总结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一期再植方法及疗效。
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9月,收治10例机器绞伤致拇指旋转撕脱离断患者。男9例,女1例;年龄18~48岁,平均36岁。左手2例,右手8例。均为机器绞伤。受伤至入院时间3~12 h,平均6 h。离断平面:近指间关节水平4例,近节指骨基底水平4例,掌指关节水平2例。取环指桡掌侧神经动脉束修复拇指指掌一侧神经动脉束,取手背桡侧静脉移位修复离断拇指静脉,并同时取环指屈指浅肌腱及示指固有伸肌腱重建拇长屈、伸肌腱。
结果 术后再植拇指均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0个月,平均18个月。再植拇指外形良好,指腹饱满;术后6个月末节指腹两点辨别觉为5~9 mm,平均7.2 mm。末次随访时,再植拇指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获优7例,良3例,优良率100%。环指伸屈活动良好,无手指萎缩,未出现手指苍白等表现,切取侧指腹感觉均为S3。
结论 对于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可采用单侧神经动脉束及肌腱移位一期再植,术后可早期进行再植拇指功能锻炼,并获得较好疗效。
Citation:
杨焕友, 杨振建, 贾松, 王斌, 李瑞国, 王伟, 张剑峰, 张荐. 指血管神经肌腱移位一期再植治疗拇指旋转撕脱离断.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16, 30(3): 394-395. doi: 10.7507/1002-1892.20160079
Copy
Copyright ©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of 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1. |
潘达德, 顾玉东, 侍德, 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0, 16(3): 130-135.
|
2. |
龙航, 陈世玖, 吕占武, 等.儿童腕掌侧浅静脉在拇指离断再植中的应用.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4, 37(1): 85-86.
|
3. |
张志海, 寿奎水, 张全荣, 等.环指血管神经肌腱一期移位再植拇指.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4, 18(5): 379.
|
4. |
周晓, 芮永军, 薛明宇, 等.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再植术式改进探讨.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4, 30(6): 201-202.
|
5. |
宿晓雷, 杜志国, 张远林, 等.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再植.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3, 29(10): 315-316.
|
6. |
蔡正强, 彭兰林, 陈政, 等.末节断指再植92例临床体会.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5, 38(6): 607-808.
|
- 1. 潘达德, 顾玉东, 侍德, 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0, 16(3): 130-135.
- 2. 龙航, 陈世玖, 吕占武, 等.儿童腕掌侧浅静脉在拇指离断再植中的应用.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4, 37(1): 85-86.
- 3. 张志海, 寿奎水, 张全荣, 等.环指血管神经肌腱一期移位再植拇指.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4, 18(5): 379.
- 4. 周晓, 芮永军, 薛明宇, 等.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再植术式改进探讨.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4, 30(6): 201-202.
- 5. 宿晓雷, 杜志国, 张远林, 等.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再植.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3, 29(10): 315-316.
- 6. 蔡正强, 彭兰林, 陈政, 等.末节断指再植92例临床体会.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5, 38(6): 607-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