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总结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的有效方法。 方法 将2005年3月-2008年4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A组,44例)和常规对照组(B组,3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A组采用康复护理功能锻炼,B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疗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功能评定表评分,并计算功能改善率。 结果 术后2周,两组各时间点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A组评分均高于B组(P<0.05)。治疗后2周A、B组JOA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24个月A组改善率均高于B组(P<0.01)。 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粘连疗效显著、安全。
Citation:
李杰,岳学敏,吕杭州. 早期康复护理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粘连.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2012, 27(7): 1075-1076. doi:
Copy
Copyright ©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of 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1. |
白跃宏. 下腰痛临床与康复[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324-325.
|
2. |
靳安民, 姚伟涛, 张辉.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华骨科杂志, 2003, 23(11): 657-660.
|
3. |
陈施展, 姚一民, 衡代忠, 等. 腰椎间盘术后直腿抬高锻炼的临床意义[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2, 12(2): 158.
|
4. |
朱守荣, 刘郑生, 张伯勋, 等. 手术辅以规则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随访研究[J].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2): 206-207.
|
5. |
陈建国, 张学会, 张庆民.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康复训练[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2, 24(12): 746.
|
6. |
刘成招, 王春, 吴李勇, 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J].颈腰痛杂志, 2005, 26(5): 377.
|
7. |
麻妙群, 叶绿芝.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J]. 中医正骨, 2006, 18(2): 15-17.
|
8. |
蓝巍, 姜爱华. 防治腰椎后路术后再发下背痛的康复训练[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28(3): 179-180.
|
- 1. 白跃宏. 下腰痛临床与康复[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324-325.
- 2. 靳安民, 姚伟涛, 张辉.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华骨科杂志, 2003, 23(11): 657-660.
- 3. 陈施展, 姚一民, 衡代忠, 等. 腰椎间盘术后直腿抬高锻炼的临床意义[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2, 12(2): 158.
- 4. 朱守荣, 刘郑生, 张伯勋, 等. 手术辅以规则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期随访研究[J].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2): 206-207.
- 5. 陈建国, 张学会, 张庆民.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康复训练[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2, 24(12): 746.
- 6. 刘成招, 王春, 吴李勇, 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J].颈腰痛杂志, 2005, 26(5): 377.
- 7. 麻妙群, 叶绿芝.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J]. 中医正骨, 2006, 18(2): 15-17.
- 8. 蓝巍, 姜爱华. 防治腰椎后路术后再发下背痛的康复训练[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28(3): 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