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Keyword
"围手术期护理" 21 results
-
Release date:2016-08-26 02:09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 总结Ⅲ型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的围手术期的监护方法与经验。 方法 对2010年1月-12月收治的9例Ⅲ型先天性食道闭锁、拟行食道闭锁I期吻合术及食管气管瘘结扎术患儿,围手术期予以体位、气道、管道、保暖、营养支持等有效护理措施,并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 结果 患儿平均住院22 d,7例患儿痊愈,1例术后自动出院,1例死亡。随访1年,患儿恢复良好,2例食道吻合口狭窄患儿,经食道球囊扩张后治愈。 结论 利用体位及食道盲端负压引流技术,能很好地防止患儿术前肺炎加重。严密的监测、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气道管理、营养支持等综合监护措施是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手术成功和身体康复的重要保证。
Release date:2016-09-08 09:12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1 病例介绍
患者 男,35岁。2008年3月于外院行左侧筛窦鳞癌切除术,术后2个月复查CT示有病灶残留,于2008年5月20日于我院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未见肿瘤细胞。术后患者接受放射治疗1个疗程,并定期复查。2010年8月,复查MRI示左侧咽旁间隙见一长径约2.5 cm肿块影,未进行治疗;2010年11月再次复查MRI,示左侧咽旁间隙见一4.9 cm × 4.2 cm × 3.8 cm肿块影,以“左侧咽旁间隙占位”于2010年11月13日收入我科。积极完善术前检查后,于11月25日在全身麻醉下行经颈下颌入路下颌骨外旋颞下窝颅底肿瘤切除术,术后诊断为“左侧颞下窝、中颅底低分化癌”。术后安置口腔负压引流管、保留尿管、鼻胃管,转入ICU病房,予重症监护及呼吸机辅助呼吸。3 d后患者病情稳定,脱离呼吸机,转回我科,密切观察颈部伤口情况,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各引流管固定通畅,做好口腔及饮食护理,协助生活护理。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给予严格换药以及静脉输入抗生素后切口痊愈。术后5 d拔除口腔负压引流管,6 d拔除尿管,12 d拔除胃管并经口进食,于12月14日痊愈出院。
2 护理
颞下窝颅底肿瘤发生率低,多为原发,也可由邻近部位肿瘤侵犯扩散而来,肿瘤向上发展可侵及颅底,甚至颅内。该区域隐蔽,周围以骨性结构为主,该区域肿瘤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患者就诊时肿瘤往往已生长较大,甚至已有颜面部功能障碍[1]。颞下窝颅底的肿瘤位置比较深,周围神经血管复杂,手术难度大,潜在并发症多,术前术后护理与手术成功密切相关。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病程长,自认为是鼻窦癌术后复发,心理负担重,加上手术难度高,术后并发症多,危险性大,患者出现焦虑、恐惧情绪。因此,我们主动与患者交谈,解释其不良情绪会对手术治疗产生不良影响;多途径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积极配合医疗及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重视社会-心理支持,鼓励家属或亲朋好友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支持和关心,使患者心情舒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手术治疗[2]。2.1.2 口腔护理 患者采取经颈下颌入路术式,对口腔无菌程度要求高,为降低切口感染率,术前3 d给予口腔清洁,除常规软毛牙刷刷牙外,用聚维酮碘溶液稀释液漱口,4次/d,每次含漱10 min。2.1.3 呼吸训练 为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练习缩唇呼吸:深吸气,呼气时将嘴唇缩紧呈吹口哨状,使气体缓缓通过缩窄的口部吹出,通常吸气2~3 s,呼气4~6 s,呼吸次数6~10次/min。掌握有效咳痰方法:深吸气后屏气,然后声门突然开放并迅速收缩腹肌将痰咳出。2.2 术后护理2.2.1 呼吸道管理 由于全身麻醉插管术后喉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加之鼻腔填塞碘仿纱条,放置引流管,呼吸道的分泌物不易排除,术后血性渗液流入胃内引起刺激性呕吐等因素都影响呼吸道的通畅[3]。因此,注意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有无紫绀、躁动、胸闷、气促等表现,及时吸出口腔分泌物,给予氧气吸入3 L/min,给予生理盐水10 mL加盐酸氨溴索15 mg雾化吸入,2次/d,以稀释痰液及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定时翻身、扣背,协助排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床旁心电监护,保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床旁备好气管切开包。2.2.2 体位护理 给予患者舒适卧位,床头抬高10~30°,避免颈部屈曲,以利于颅内和眼部静脉回流及分泌物引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和颜面部水肿,有利于硬脑膜与颅底紧密结合,促进创口愈合。将头偏向一侧,有利于口腔分泌物的引流,防止误吸、窒息,减少感染的机会。2.2.3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 术后观察切口渗血、渗液的情况,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引流管固定通畅,避免牵拉、折叠,及时更换负压引流盒,避免引流液的长时间存积,防止逆行感染。术后第6天患者出现颈部切口红肿、疼痛,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渗出,立即给予双氧水清洗,聚维酮碘溶液局部消毒,及时更换伤口敷料,加强局部引流,避免伤口内存留渗出液,以及静脉输入抗生素抗炎治疗。患者切口红、肿、热、痛减轻,渗出液减少,术后18 d切口完全愈合。2.2.4 口腔护理 因患者手术创面在口腔内,不能用牙刷刷牙,给予生理盐水冲洗3次/d,动作轻柔,适时用益口含漱液漱口,保证口腔的清洁,促进切口的愈合。2.2.5 尿管护理 患者留置尿管的时间较长,每天给予尿道口消毒,更换尿袋,及时排空集尿袋内的小便,以免引起尿道感染。拔除尿管后观察患者排尿的情况以及尿液的性质及量。2.2.6 饮食护理 患者术后不能经口进食,给予安置鼻胃管,向患者讲解鼻饲的重要性,将管道固定妥当,鼻腔近端粘贴在颊部,远端盘曲固定在头部,使头部活动时不会因伸拉而误拔鼻饲管[4]。定时管喂,管饲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如米粉,蛋、肉、鱼、菜类混合熬制的浓汤等,根据患者需要每2~4小时管饲1次,每次300~500 mL,以提高机体抵抗能力和组织修复能力。拔除鼻饲管后,先嘱患者试饮水,无呛咳后进流质饮食,然后进半流质,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食。本例颞下窝颅底肿瘤患者,通过精心的术前准备,术后对患者呼吸道、口腔特殊性护理,以及饮食护理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使患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其早日康复。3 参考文献[ 1 ] 李家锋, 徐锋, 管海虹, 等. 颞下-耳前入路手术切除颅底颞下窝肿瘤四例报告[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9(9): 542-543.[ 2 ] 陈水英, 许耀东. 内窥镜辅助下侧颅底肿瘤切除术的护理[J]. 临床护理, 2008, 14(20): 90-92.[ 3 ] 王静, 杨智容, 谢小清, 等. 颅-面联合进路治疗前颅底区肿瘤的护理[J]. 现代护理, 2006, 12(19): 1822-1823.[ 4 ] 周策, 王梓凌, 赵雪平, 等. 长期鼻饲匀浆膳食的老年患者单次鼻饲量和饲间隔时间的观察[J]. 中国康复, 2007, 22(3): 210-211.(收稿:2011-10-10 修回:2012-06-01)(本文编辑:孙艳梅/俞军)
Release date:2016-09-08 09:16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Release date:2017-11-24 10:58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总结儿童巨大桥小脑肿瘤手术的护理质量控制,保证术中护理质量。
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1月-2013年3月18例儿童巨大桥小脑肿瘤手术,了解术前家长担心的问题,术前麻醉、皮肤的准备,术中皮肤护理、体温护理等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环节,根据围手术期患儿的应激特点及患儿自身特征,以及手术要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结果18例儿童巨大桥小脑肿瘤手术体位安全,暴露充分,术者满意,手术时间8.33~11.66 h,平均10.42 h,出血量100~300 mL,未因手术体位的摆放和护理因素而发生并发症。术后1 d恢复良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9~12分。
结论在行儿童巨大桥小脑肿瘤手术时,根据围手术期患儿的应激特点及患儿自身特征,以及手术要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可使手术野暴露充分,保证术中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
-
-
Release date:2016-10-02 04:54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总结28例三角肌挛缩症的护理和功能训练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8年我科共收治的三角肌挛缩症患儿28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6个月至14年的随访,结果显示除1例遗留轻度翼状肩胛外,其余病例肩关节的外展畸形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X线照片复查显示肩关节关系恢复正常。结论:三角肌挛缩症患儿行挛缩带近端松解术后,恢复关节的功能和正常的肩关节位置关系就显得特别重要,功能锻炼是达到最终治疗目的的重要手段。
Release date:2016-09-08 09:56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摘要】 目的 总结喉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 方法 2005年7月-2010年6月,对62例喉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 25例行喉全切除术、20例行垂直半喉切除术、17例行水平半喉切除术。经过精心护理和专科处理,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 结论 对喉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其术前术后的饮食指导和血糖控制及感染预防,是患者获得手术成功和疾病治愈的关键。
Release date:2016-09-08 09:25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 探讨高原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训练的措施及效果。 方法 对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36例手部烧伤致瘢痕挛缩患者术前、术中施行的护理方法及术后康复训练方式进行回顾总结。 结果 3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经围手术期护理和术前、术后的康复训练,手部外观、功能均明显恢复,患侧手部的活动与健侧比较,指间关节活动度达优者18例(50%)、良12例(34%)、一般6例(17%)。 结论 对症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对提高手部瘢痕挛缩患者手术效果和术后手部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Release date:2016-09-07 02:37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