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在心脏直视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监测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6月采用PICCO监测20例术后危重患者的心功能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血管外肺血指数(ELWI),对监测结果为CI<3 L/(min·m2)、GEDI<700 mL/m2、ELWI>10 mL/kg的患者,治疗上慎重增加容量,同时增加儿茶酚胺类药物剂量的对策;对CI<3 L/(min·m2)、GEDI>700 mL/m2、ELWI>10 mL/kg的患者,治疗上予以增加儿茶酚胺类药物剂量同时严格控制容量,每日严格泵入液体量及管喂量的处置方式;对CI>3 L/(min·m2)、GEDI<700 mL/m2、ELWI>10 mL/kg、SVRI<900 kPa·s/(min·m2)的患者,则采取容量增加慎重同时增加儿茶酚胺类药物剂量,调节去甲肾上腺素用量的方式。
结果 经PICCO严密监测以及药物和容量调整,19例患者循环逐渐稳定,均拔除气管插管后转出重症监护室(ICU)回病房继续治疗,1例因全心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 通过应用PICCO对心脏直视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监测,能更直观有效、及时精确的找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因素,对症下药,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减少ICU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治愈率。
Citation:
任燕, 程良平, 张莉丽, 曾玲. 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在心脏直视术后的临床监测及应用.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2014, 29(2): 324-326. doi: 10.7507/1002-0179.20140099
Copy
Copyright ©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of 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1. |
张平.监护仪测量技术的新进展[J].医疗装备,2007,20(3):29.
|
2. |
张丽红,周立芹.重症瓣膜病患者围手术期心功能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27-28.
|
3. |
周志婉,俞乃英.PICCO导管置入的配合和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77-78.
|
4. |
吴晓燕.PICCO在CRRT危重患者容量管理的应用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5(23):2203-2204.
|
5. |
董绍群.PICCO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J].职业与健康,2009,25(9):983-984.
|
6. |
红琴,朱继先.实用ICU护理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66-67.
|
7. |
孙敏,张成烜,陈勇.PICCO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与管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2):91-93.
|
8. |
张懿.一例应用PICCO技术监测治疗体外循环术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908-1909.
|
- 1. 张平.监护仪测量技术的新进展[J].医疗装备,2007,20(3):29.
- 2. 张丽红,周立芹.重症瓣膜病患者围手术期心功能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27-28.
- 3. 周志婉,俞乃英.PICCO导管置入的配合和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77-78.
- 4. 吴晓燕.PICCO在CRRT危重患者容量管理的应用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5(23):2203-2204.
- 5. 董绍群.PICCO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J].职业与健康,2009,25(9):983-984.
- 6. 红琴,朱继先.实用ICU护理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66-67.
- 7. 孙敏,张成烜,陈勇.PICCO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与管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2):91-93.
- 8. 张懿.一例应用PICCO技术监测治疗体外循环术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908-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