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持续改进危急值报告制度对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作用。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肿瘤内科危急值登记本上所有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改进前)接到相关科室报告并记录有危急值的患者共96例,2014年1月2日-2015年1月1日(改进后)接到相关科室报告并记录有危急值的患者共61例。常见的异常指标为白细胞、血小板、血清钾、血清钠、血清钙、肌酐和尿酸。与改进前比较,改进后危急值重复报告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且未发生因危急值所致的医疗纠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根据科室实际情况持续改进危急值报告制度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Citation:
谢娜, 彭晔, 韩轶超.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2016, 31(4): 765-767. doi: 10.7507/1002-0179.201600209
Copy
Copyright ©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of 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1. |
王艳玲, 方妍, 曹萌华, 等.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 25(3): 452-454.
|
2. |
唐志红, 徐禹. PDCA循环管理在外科监护室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J]. 华西医学, 2015, 30(2): 333-335.
|
3. |
李仿敏, 梁格祥, 江俊明.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基层医院内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7): 3948-3950.
|
4. |
刘敏, 周小燕. 老年科642例危急值报告分析[J]. 华西医学, 2013, 28(3): 433-435.
|
5. |
中国医院协会.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4-2015) [EB/OL]. (2015-07-02) [2015-08-01]. http://www.cha.org.cn/plus/view.php?aid=14626.
|
6. |
曹德林, 仇永贵, 赵建美. 我国危急值管理现状与思考[J].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5, 5(5): 13-16.
|
7. |
朱萍, 王凤, 冯源. 危急值报告流程及临床意义[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3, 24(2): 13-14.
|
8. |
王小平. 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病房检验危急值管理中的效果[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4, 22(13): 2184-2185.
|
- 1. 王艳玲, 方妍, 曹萌华, 等.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 25(3): 452-454.
- 2. 唐志红, 徐禹. PDCA循环管理在外科监护室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J]. 华西医学, 2015, 30(2): 333-335.
- 3. 李仿敏, 梁格祥, 江俊明.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基层医院内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7): 3948-3950.
- 4. 刘敏, 周小燕. 老年科642例危急值报告分析[J]. 华西医学, 2013, 28(3): 433-435.
- 5. 中国医院协会.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4-2015) [EB/OL]. (2015-07-02) [2015-08-01]. http://www.cha.org.cn/plus/view.php?aid=14626.
- 6. 曹德林, 仇永贵, 赵建美. 我国危急值管理现状与思考[J].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5, 5(5): 13-16.
- 7. 朱萍, 王凤, 冯源. 危急值报告流程及临床意义[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3, 24(2): 13-14.
- 8. 王小平. 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外科病房检验危急值管理中的效果[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4, 22(13): 2184-2185.